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

TTA擴充 新領袖新奇跡 個人偏好之亂評 (下)

  承接上篇,繼續亂聊。完整的TTA新牌中譯可參考之前這篇
 

   // 2021.02 修正評價

時代2領袖


  諾貝爾 :A(修正為B)。其貫我是沒有特別喜歡,而且我的場次經驗自己很難拿到這張,常被別人拿走,不過我也認同諾貝爾是2期領袖中最萬用的,大概不論目前的發展是什麼都可以直接抓起來打。諾貝爾有點像半個拿破崙(4刀變2刀)加半個牛頓(2燈,但打牌沒省動作),強度當然有。2期無條件補2燈非常及時,而且不像牛頓需要2期的城建才會有2燈。至於未來諾貝爾獎可能給別人4分,我倒是覺得不用特別在意,因為一回合研發2張三期科技本身就不容易,就算科技產率很高也一樣,再來,自己在諾貝爾的保護下也同樣有機會把科技產率發展起來,最後,諾貝爾有可能活很久,很晚才換3期領袖,給4分的時段不長,以及諾貝爾可能被偶破殺掉,也不會有諾貝爾獎。諾貝爾與其他2期領袖相比,看起來的缺點是不帶分數,不過我覺得發展本來就是在求平衡,領袖帶分時,通常會花心力在加強其他地方,而像諾貝爾帶科技及軍力時,就更有餘力去做分數相關的事(例如戲劇),因此這點也不算大缺點。考量其萬用的程度,還是給出A的評價。

  高第:B+(修正為B-)。個人覺得頗喜歡,甚至覺得有點厲害,B+的這個+就是基於個人對這張設計的喜好。不過高第應用情境當然是比諾貝爾稍爾低一些。高第的研發折扣讓多樣化城建變得容易,而多樣化城建可帶來可觀的分數,都拿來蓋1期城建的分數也很可觀,而且1期城建的建造成本很低,是很容易衝高分數的,也不會犧牲到建軍的資源。不用刻意衝到滿編的5分,自然做到3或4分我覺得也就夠多了,做到4種城建後,升級3期的電腦/多媒體/電影/職業運動因為有研發折扣也都不困難(我認為這也是高第的一個重要價值-升級3級城建),可順利銜接3期領袖。無法到A級的原因,是在軍壓非常高的局(這種局機率也不低),出場機會就比較低一些,常只有1~2種城建,也沒有時間空檔做其他事,這種局其他2期領袖會更適用一些。

  瓦特:C。適用情況太狹窄,而且用到其能力的時段很短,適合做為過渡期領袖使用。大部分的局我自己的發展情況,看到瓦特都不會想拿起來用。例如在已有鐵的局,首先要確定拿得到選種,而且沒有其他更吸引人的2期領袖,另外也希望撿起瓦特後,3期的石油來得早,這樣瓦特就實力噴發了,但石油的時機當然是拿瓦特時無法預見的事。總之,做為短期領袖還是可以的,例如1期領袖好用用了很久,到2期末段換上瓦特升2個選種(或2個煤),相當於1張給2燈4礦的黃卡,比起同期的黃卡好。至於與諾貝爾這種長期領袖每輪固定2燈相比,當然落差就出來了。

  凱薩琳大帝:B。就是樸實無華的強,不用為這領袖做什麼準備,反正紅點2分就是簡單好用,隨插即用,但要說真的很強也沒有(可能略差於諾貝爾),就是很穩定,不會爆發也不可能爛的領袖選擇。搶1黃的能力到了2時期末3時期初其實影響稱不上巨大,而且最討厭的是這還要消耗一個政治行動,有時軍優了會更想打侵略或是塞牌。做為對比,奧運之父辦奧運就不需耗政治行動。我覺得這個領袖有個隱性的優點是起到干擾作用,有時順便建軍或換陣,剛好軍力就是超過對手一點點,若對手顧忌不想被搶黃,犧牲內政節奏去建軍,那即使凱薩琳沒搶到一黃也是值得了。反之,當對手拿凱薩琳時,有時不需太顧忌被搶這1黃,畢竟要耗費一次政治行動,當作是個只搶到1黃的小領土戰爭即可。

  達爾文:B(修正為A)。比較會視情況抓的領袖,尤其會看是不是以宗教作為主要笑臉來源。通常會稍微留意一下3期領袖有出哪些,例如有電腦3天王小愛/蓋茲/席德梅爾,那就可以放心的蓋3個實驗室用達爾文跑分,或是有鼓勵其他笑臉來源的,例如奧運王的競技場/女演員的戲院加臉,不需要使用宗教撐臉,大概也是適合達爾文。當然如果看到這場有達爾文,也可以拿個印刷或新聞備著,如果再加上有谷騰堡可以幫忙出印刷/新聞就很完美了。拿科技省白當然是好能力,不過實際觸發的情形或許沒有預期的多,例如在2人局經常會留意把牌卡在6號位,但當碰上達爾文時,就不太會在意這點,以1ca拿到科技牌的情形其實並不少見,但當然把剛出在3ca區的戰略/公共服務這類牌搶下來還是很厲害的。

   瑪麗亞·特蕾莎 :B+(修正為B)。不知道為什麼我拿到這個領袖的機率很高,因此增加了些偏好分數。很明顯是要有拉人能力才會選擇的領袖,但也沒特別困難,做到2選種/3灌溉/輪船,或是2灌溉配一些黃點來源,大概都可以每回合穩定產燈產分。有時剛剛好補足研發所需的科技點數就會覺得這領袖很可愛。當然不可忽視軍弱時3礦的能力,感覺就像在2時期來了半個邱吉爾,追軍力以及嚇阻對手宣戰的能力非常好用,這個時間點的建軍3礦很大。當碰到黃點地時特蕾莎的效果就更顯著了,可以用更高的喊價試圖去搶下黃點地,像是補3黃拉2人的,簡直肥滋滋,除了殖民地本身好處,標到立刻加2燈2分,標完後又可以觸發軍弱得3礦能力,回復軍力或轉陣容易。軍優時的1礦則沒用到也沒差,不需強迫自己使用,其中一種方便消耗的方式是用在同種兵的升級(例如1升2或1升3)。有了特蕾莎要特別小心鼠疫事件,囤了很多米時寧可不要冒險塞出1期事件。

  2期領袖我覺得除了瓦特,另外5隻幾乎都是適用所有情形,所以大概都是看到時間點/抓取成本/發展局勢適合,能換就換了,早買早享受。



時代2奇跡


  哈佛大學:B+。越玩越喜歡,在2期補上3燈一定是好事,除非是原本燈就已經多到不行的少見情況。同一回合抓打黃卡是非常優秀的能力,尤其會在戰爭時發生關鍵作用,可以使用當回合出的軍建/民浪/愛國/儲藏/革新,讓對手不好判斷能到達的軍力上限。無戰爭時的發展城建當然也很好用,當回合抓打城市發展/高升/突破都相當實用。

  蘇伊士運河:A。非常理想的奇跡,補上礦產量及打出殖民地都非常優秀。新擴中2期有7張地,增加了抽到的機率,其中2黃/3黃/4黃/1白1紅地我覺得用運河打出都很划算。只要看到這場會出運河,通常手上會扣著一塊地不塞進事件堆。蓋之前已經標到一個殖民地的機率不低,蓋完直接再給一地,礦生產量立刻加2,幫助很大。與上述的特蕾莎或是庫克、哥倫布、伊莎貝拉都是好combo,8~10礦的產率到3期彈性高,可蓋城建衝分可建軍,對蓋茲或邱吉爾依賴度下降。

  羅浮宮:C。個人很不喜歡藍點被吃掉,導致腐敗的機率大幅上升。我甚至覺得這個奇跡最理想的應用情況,可能是最後把上面存的資源都耗完,就是類似5-5-4-4-4-2這樣遞減的跑分,但等於當初少花6礦蓋這個奇觀 (差不多同樣平均1回合4分,但少鐵塔6礦成本的概念),這樣的性價比應該是ok的。儲備未來資源這個設計發想挺不錯的,最後在戰時應急或是最後蓋奇跡時可拿出來使用,實用度有,單純個人不喜歡藍點扣在那邊的感覺,當然若有殖民地或科技給藍點就會好用,但若有其他扣藍點的地則更加不建議了。

  自由女神:B+。同樣很喜歡,在糧食卡住時,補3個黃點很及時,尤其在新擴增強3期政體後(成本下降、共產多礦),更加有誘因轉換3期政體。2個步驟完工也顯得很俐落,能夠及時補上人口不拖節奏。與運河相比,若手上有黃點地,則感覺運河更加勝過女神像。


時代3領袖



  居禮夫人:C(修正為B)。我覺得居禮比較看重工業這門的發展,實驗室這門則影響較小。有石油的話等於3燈3分,差不多就是愛因斯坦了,石油又給足夠的礦產,算是很穩定的局,有居禮的局增強了拿石油的誘因,也讓瓦特更有一展身手的機會。也可視作有煤就可以撿來用的領袖。但其他情況就感覺作用不大了,在3個鐵的局拿的誘因很低,算是應用層面比較狹窄的領袖,不是說弱,有石油的話當然強。

  皮耶德.古柏坦:B+。不用花政治行動辦奧運直接得8分非常厲害,即使很晚才換上這個領袖還是穩定8分(當然至少還要有1回合),還可能可以取消對手的侵略意圖。競技場2分也是很棒,在有奧運之父的局,1期的麵包馬戲價值大幅上升,在尾盤便宜蓋麵包加2分加臉CP值很高,銜接高第(可能各種城建都有,包含競技場)或達爾文(以競技場作為笑臉來源)都很適合。就算沒準備競技場,只是用來在倒數一兩回合加8分都不虧了,尾盤衝分好用。

  曼德拉:B-(修正為B)。1白2分非常有價值,但是快樂時要多花的3個白點太貴了,很多時候是負擔不起的,要在很剛好的情況才撿得動。再者,笑臉加分有其上限,8個臉就是最多,若沒有夠多黃點,分數也難以衝高。無法與紫禁城combo令人失望,笑臉額外加的分不算在文化產率內也很討厭,在計算平衡影響或文化影響時沒幫助。當然基本的1白2分還是可以有B的水準。

  瑪琳·黛德麗:A(修正為B+)。1個兵當2個用的陣型能力超級實用,可說是女演員的最強能力,少1個人口與資源的成本是差異巨大的,況且不單單是資源面考量,有這個能力後在轉陣時也是非常方便,而且這能力在殖民時可以使用,更是加分。即使沒有用到戲院的加分加臉能力,只看這個美女鼓舞軍隊士氣能力,都可以說是普適性超高的領袖了。更不用說戲院本來就是很好的城建,在女演員加持每個戲院1臉後,加臉加分宛如聖彼得大教堂威能。

  賈伯斯 :B-(修正為B)。電腦提供笑臉的功能有點奇怪,順勢發展很少會用到這個能力,也不太可能一開始就以這個為目標來布局建設,自己目前只有碰過1次剛剛好適用,立即補上笑臉空缺。另外打科技牌支付資源得4分類似愛因斯坦,但1礦的價值幾乎都大於1分,而且小愛還會加燈,賈伯斯能力比不上小愛。要在燈多最好礦也多時才比較適用,或著場上有諾貝爾獎,研發科技有好處,可以順勢使用賈伯斯跟著增強研發科技的動作。

  伊恩·佛萊明:B(修正為B-)。圖書館與戲院雙出且兩個都高階的局本身就比較少,因此稍微受限了佛萊明的應用面,有順利使用莎翁蓋出一些的話,用佛萊明作為銜接莎翁還是很適當的,分數很可觀的領袖。看牌的能力我覺得除了實質層面作用,心理層面也有一些影響力,但我還沒有面戰的經驗(新擴都是玩app),只能想像看別人手牌(或自己手牌被看時)那種不舒服的心理感受。在準備侵略時看有沒有D牌,以及看3時期事件牌,都是有顯著實質作用的。兩人局無法連續兩回合看,稍微削弱了這個領袖。
 

時代3奇跡


  3時期奇跡有點懶得評價,因為我通常興趣都不高,新擴的這幾個可能蓋完就在20分上下而已(甚至更低),拿的誘因實在很低,通常搭配領袖能力蓋城建或建軍(考慮事件分)得分還更多,要給評價的話大概都是C,情勢很對才會拿。新擴的3期奇跡有一個特色就是不一定在最後一回合蓋利益最大,例如戰爭來了立刻就要蓋曼哈頓,例如趁產量領先時趕快蓋完帝國大廈,或是趁事件分有利時趕快蓋完聯合國。問題就是,蓋奇觀的資源越晚投進去效率越高,這也是我沒有很喜歡拿的原因。

  裡面覺得設計最有梗的當然是國際紅十字會,用米來蓋而不是用礦來蓋,而且分數是看蓋的階段而不是完成時(通常整體殖民地數量不會多過10個的,甚至只有3、4個也可能),在多人時拿這個奇觀,大概都是自己有建築系科技而且米夠多才會拿,不然每個人分走一個階段,自己花那麼多行動拿簡直巨虧,也因此兩人局紅十字會的強度較高,幾乎可確保只讓對手蓋到1個階段。用app玩會有符號提醒有其他玩家拿了這個奇跡,有3米可花的話,大部分情況拿去換6分都是賺的,但也有少數情況拿來生人做其他事更有利,自己評估一下分數。這個也算是增加了一點非軍事層面的玩家互動。

4 則留言:

說不德 提到...

沒想到諾貝爾評價這麼高,難怪每次電腦拿了之後,
我打起來都覺得有點吃力。
3期的奇跡不想蓋最有感,每次想靠奇蹟衝分時都覺得分數好少
哈哈

David 提到...

可能因為我覺得無條件+2燈很厲害。遊戲發展通常都是在想辦法補上自己的弱項,若自己已建2級實驗室/圖書館,科技能力本身就不算太弱項,拿牛頓雖也是加2燈,但比較是錦上添花的感覺;反之,當自己一直卡在2~3燈速時,抓打諾貝爾直接成長到4~5燈,感覺有如雪中送炭。

匿名 提到...

有考慮再發一篇談談增加的各類軍事卡嗎?
謝謝

David 提到...

感謝提供意見,只是黑卡好像沒特別多可以寫的,有靈感時再來寫寫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