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

方舟動物園之海洋擴充:行動牌輪抽簡易指引

   海洋擴的進階行動牌雖作為一大賣點,但我有一點不太喜歡的原因可能就是強弱感差異明顯,導致每次一開始的輪抽階段,其實選的都是差不多的牌。下面就把每個行動牌簡單的拆分成AB兩個等級。

 

  Cards

 

    A級




   帶Digging的Cards非常好用,尤其在2人局,用處非常多,升級後的Digging 2更是強大。經常用的就是炸掉對手很有用的牌 (例如對手擺明就能完成的任務、對手正在湊的符號)。牌列沒有明顯要炸的目標時,也可以對自己使用,抽牌前先換1張手上的牌。升級後,很常用的功能是把低位置的牌炸掉後,讓高位的牌落到自己的RP range內,而得以用升級的Cards拿進手中。

   帶Clever的Cards,在升級前移牌需要2c,在前期有點吃力,較少用但還是有機會。升級後移牌不需要2c,則是加速推進的好幫手,中期開始移走不想執行的Build或Sponsors都很實用,對於一個大回合內快速執行兩次Association有幫助。

   B級 



   Cards的4張其實都堪用。等級3就能snap的,在搶牌時好用,因此我認為多人局強度會提升,牌列競爭度較高。至於不用棄牌的,我覺得實用程度稍低一點,當然如果玩4號圖就很好,或遊戲中有拿到sunbath或pouch能力就不錯,或搭到下面可用棄牌觸發的Sponsors行動能力也還ok。

 

  Sponsors

 

   A級

 

    送錢的這個Sponsors之前講過了,這張的上限超高。當然根據拿到的牌,也有可能整場都沒拿到什麼錢,但當拿到對的牌組合時,給的錢有可能會多到完全不講理。上一篇還沒寫到放置板塊時壓到錢也會觸發。還有,如果已打出地質學家/水文學家,藍卡放置板塊時鄰山/水拿錢時也會多錢。總之,我覺得這張設計的不太合理。

    可以棄牌換牌列的這個Sponsors,在遊戲前期搶牌時也很好用,重點在於,可以先換牌再打牌,更讓強度上升。也就是,遊戲開始時看到牌列有好的藍卡,不需要先用Cards去snap,直接Sponsors用手上廢卡換牌列強卡,並且直接打出。因此,有這個行動時,起始8選4有餘力的話,就多留1張藍卡。升級後的能力也很好,可以推進休息軌的同時還打牌,有些時候就是會想要打牌+拿錢+推咖啡。

   B級 



    這2張要分等級的話還是略有差,用X換5c的稍微好用一點,翻面後還可以換RP,算是可以因應當下的需求調整拿自己想要的東西,是屬於有存在感的進階行動。多棄1張藍卡才能拿4c的,則顯得過於侷限,使用到的機會較低。

  


  Animals

 

   A級 


 

    省2c打動物就是簡單無聊而實用,沒什麼特別。較特別的是升級後就沒有省2c的能力,改成是2c買1ap,我有時候會因為想保有省2c的能力而刻意延後升級Animals行動。

    Mark能力是海洋擴中一個滿實用的能力,我覺得Mark最大價值在於牌,錢(2c)的價值較小,動物園這遊戲一張正確的牌不可取代性太高了,相對而言錢則是較容易取得的資源。亦即,mark後最希望的就是牌被炸出去後直接跳進手上。當然,牌一旦被mark後,會降低對手拿牌的欲望,在心理嚇阻成份上也有一點作用。因此,一次Mark最低價值也有2c,從這個角度來看,已跟上一個省2c的行動打平。

   B級

 


    無視一條件打動物不是沒用,但太看手牌了,很多時候是派不上用場的。至於Hunter 4那張,我想你就當這遊戲沒這張行動牌就行。

 

  Build

 

   A級 


 

    多蓋p的之前也寫過了,最大的好處在於延伸性,容易去到想去的地方,同時容易墊高kiosk的收入,升級後一次可以2p也很好。不過因為我現在已經顯著降低升級Build的頻率,這張的強度稍微沒那麼高了。

    壓山水的也是上限很高,在2號圖或6號圖,開局直接壓進來一個大洲或大學,毫不講理。升級後壓山水還會多錢。這種能夠突破地圖地理限制的行動,等於已經不把當時設計地圖的平衡性考慮進來,例如在2號圖與大門鄰接的營地可以多好幾個,上限太高,就會讓我不太喜歡。

   B級

 



    多蓋k的不是完全沒用,只是限制比p多,到遊戲後期k也不如p。升級後能蓋2k,但會想這樣蓋的情形很少。強度+1的這張,升級前幾乎用不到,升級後的好處在於能夠重複,有時需要蓋3+3時能用,但同樣是應用層面較小的一張。

 

  Association

 

   B級

   輪抽時看到Association建議直接扔掉。

   勉強說的話,前期拿X的可能可以用到1次,外場拿大洲的在多人局可以不怕被卡(但也卡不了人)。不太懂怎麼可以把4張都設計的這麼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