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

新版TtA 新心得

  自從BGG出現世界高手下戰帖之後,並且屢戰屢勝(目前有出現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),開始稍微認真追一下這位神手Gary Pan的玩法,以及他的解說視頻及文章,果然帶來不少啟發。感謝Gary Pan (小心有狼/會飛的神龍) 教導。下面稍微記錄一下一些小心得,還有綜合自己累積幾場玩的經驗(目前50場)。

  心得針對二人遊戲,因為三人實在只能打歡樂的,太多無法控制的因素,是沒辦法認真看待輸贏的遊戲。這些因素包括結盟(兩個人開始就打定主意互簽合約、另位兩家的玩法對你都像打兩人遊戲 即使自傷也要卡你)、順位(會不會把關鍵牌留在2ca/3ca擋下家造成的影響、殖民地開的時機的影響)、第三者左右勝負(例如無力防守的一家,另外兩家誰取得較多戰利品誰佔優勢、或是沒有勝算的玩家,卻有權決定事件要對誰有幫助,行動要幫誰要擋誰、塞了自傷事件傷到他自己及你,兩人遊戲可接受對手這麼做,三人遊戲只覺得倒楣)。

  且三人遊戲非零和,有合約,應該說起來較為多元才對,不過實際經驗,三人比兩人局軍事壓力更大,能夠走的路線其實較為侷限,更容易被武力搞得左支右絀,兩人局的路線更為寬廣有彈性。下面就記一下多數來自高手Gary Pan的啟發。

  1. 新版兩人局,軍事重要程度下降,分數重要程度上升。新版規則改版後,防守變得比進攻容易(最主要就是黑卡可以當作防禦1),進攻要花紅點成本,防守者不用。而且兩人局,被打一次,馬上又輪到自己,又可以再補進新的黑卡。要侵略成功,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。舉例而言,若在2時期,我有4紅點,手上有一張防禦4,可以容許的軍力差距可以到7這麼多,對於防守方是相對有優勢的。

  因此,在前期開始累積分數相較之下變得重要,因為中途想要靠侵略騷擾破壞對方變得困難了,一旦被對手前期累積太多分數,最後想靠文化戰爭追回來,有時分數還是追得不夠。況且,不論是舊版還是新版,走軍事路線期待一次大的文化戰爭,本來就是比較容易被卡的路線,例如 怕被拿甘地、怕紅點不夠、怕拿不到飛機、拿破崙怕偶像破壞也怕3時期結束,軍事走到底本就是高風險高報酬的打法,上述任何一種情形發生了可以怪罪於運氣不好,不過也可以說,這樣走本來就是選擇了一條需要運氣配合的路線。

  因應於此,在兩人局建軍其實是有點被動的,策略較接近於想辦法累積基礎建設及分數,但維持著一種可以追上不會被打垮但又不全力追上的微妙局面,維持到什麼程度呢?就是讓對方不敢輕易發動戰爭的程度。發動戰爭者需要耗紅點,當回合能用來建軍的行動有限,防守方則可以有較多紅點行動可建軍,因此手上及內政保有一定的資源及科技,讓對方算起來,知道打戰爭也佔不了便宜,這樣的程度就是安全了。

  而防禦力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紅點,新版的紅點最重要的就是提供防禦能力,紅點越多,留在手上的黑卡就越多,一次能夠使用的防禦卡就越多。當然紅點還有對於事件的影響,這點下面再談。

  2. 因應於分數的重要,牌的價值也不太一樣。由於軍事的重要程度下降,對於人口/科技的要求不再那麼嚴苛,如果有玩過和平模式應該可以體會。舉例而言,在軍事張力沒那麼高的情況下,每輪產2~3米/2~3腦,還是可以安然度過大半場沒什麼問題。

  早期的分數有哪些呢?最主要一個是奇觀,畢竟完成的奇觀之後不會被侵略摧毀,例如亞歷山大圖書館、大學、聖彼得教堂、泰姬陵等等,這些1~3分累積起來,也是能給對手不小壓力的。另外,1時期的圖書館與劇院成本都下降了,且如前所述,建軍方面對於人力要求下降了,更提高這兩種加分建物蓋的可能。1期圖書館應該有不少人都有嘗試蓋過,1期戲院在我看Gary Pan的局發現他也是有機會就蓋的,蓋的機會還不算小,我自己還沒抓到適當時機嘗試過,但相信將來應該有機會。其實即使是神廟、神學這種1分的,蓋個一兩個加加分也是可以的,笑臉本來就是要補的東西。

  領袖也是,當懂得看重分數之後,領袖的價值就出現了,如同貞德穩定的1分、米開可能的大分數爆發力、成吉思汗通常不困難的3分、庫克通常不困難的2~3分甚至更多、巴哈把神廟變成戲院的魔法、有圖書館或戲院其中之一即可觸發的莎士比亞,曾經覺得好像不太好用不容易出場的領袖,都變得有價值存在。有關於領袖下面再談。

  漸漸習慣早開始走分數之後,可以感受到,分數落後的人玩起來是相對有壓力的,路線反而會越走越窄,因為要想辦法努力研發兵種夠多軍人想辦法成功侵略或戰爭,偏偏攻擊沒那麼容易,武力落後方有民族主義浪潮/軍事建設這類黃卡、領袖有邱吉爾/甘地協助防禦、當對手全面衝軍力時,最後也可以拆農拆礦拆實驗室來建軍,只要手上資源夠多即可。

  3. 事件的重要。這個可能是看Gary Pan局最大的感想,他對於事件的重視,讓我感覺其實這遊戲事件是非常重要的。而慢慢照這種玩法,也可以發現當對於事件有一定掌握程度之後,建設的藍圖可以抓得更準行動更有效率。

  第一個要談的,就是要塞什麼事件、不要塞什麼事件,這個影響其實就很大了,我還沒有辦法像他那麼完整的表達出各種情況怎麼判斷,我只能說,懂得選擇塞什麼事件是非常關鍵的。例如殖民地,當然對手有庫克/殖民科技這類,大家都知道塞的時候會克制,不過更重要的是,先前即提過要塞自己需要的東西,千萬不要塞那種你可有可無但對手非常迫切需要的東西。而有一些比較特別的事件,例如當準備要走戰爭路線時,不要塞經濟發展事件,因為這事件非常可能讓戰爭結果翻盤;科技速度領先時,很可能不要塞科技突破事件,因為對於腦速高的人影響較小,對於腦速低的人,反而有可能讓他早一回合研發出關鍵科技;歷史洪流事件通常拿來對付用奇觀產生笑臉的對手。

  而1期的事件傷害其實是最大的,如鼠疫、叛亂,這個被打到一次大的都是超級痛,其他一些武力相關事件,例如不確定邊界、邊界衝突,夠早開出來也都是很痛,對於1時期的事件,必須特別留意。如果能有一些事件資訊,能夠有一定程度控制未來事件,建設起來就會很有方向。例如知道新礦場要出了,可以升級礦科技,或是因應調整拿牌策略;知道移民來了,可以及時跟上笑臉數目;知道叛亂在手上,可以安心暫時放著不快樂工人不管。諸如此類,很多事件資訊可以幫助路線的先後順序微調及決策,而這對於基礎建設的鞏固其實很重要。

  而對於事件資訊有幫助的,主要就是紅點,多紅點多抽卡,拿到的事件機會就多,更可以控制什麼事件要出什麼不要出。而新版更不得不提,貞德不僅多1紅點,更增加了觀星能力,就是知道下一個事件。當我實際使用過幾場,發現貞德果然非常實用,這個觀星能力非常能夠幫助到自己的建設,看到了事件不管決定要不要讓它開出來,都可以適當調整目前的發展,即使是避不了的傷害事件,也可以調整到把傷害降到最低。

  當然,多了紅點不見得就是多抽到事件,但不論抽到什麼黑卡,都是一種資訊來源。Gary在解說視頻中,曾經是武力落後方,3紅點卻都是抽到侵略卡,沒有事件沒有防禦,我覺得運氣不好,他卻說這個不要覺得運氣不好,這些都是資訊,知道哪些侵略沒有了是有幫助的。同樣的,即使抽了多餘的陣型,也都是種資訊,知道對手沒辦法出什麼陣型。還有一個要訓練的,就是能夠猜測對手塞了什麼事件或是沒有塞什麼事件的敏銳度。

  4. 領袖的選擇。早買早享受,這個是早就知道的道理,不過直到最近自己才逐漸體會到這個感覺。過去的自己,太習慣仰賴特定領袖的出現,也就是自己目前的型會知道最適合的是哪一個領袖,就眼巴巴等待他出現。這樣的問題當然就是領袖可能來得很晚,出現時需要多花ca去撿或是來不及觸發更換領抽拿回白點的能力,或是出現的時間點又有其他重要事情要做導致撿不太動,還有就是會被對手卡,不論是直接卡掉或是卡在2~3ca的位置,總是不太舒服。

  現在覺得這種思維是不太對的,目前覺得比較對的玩法是,把自己的型發展成可以接多種領袖,不管哪一隻來了,我都可以順順接上。因此,只要有一隻出現在我這個時間點有餘裕撿的時候,就可以利用這個空檔撿起來,在適當的時候換上新領袖。與其等一隻不知何時出現的能力搭配度90分的領袖,不如在有空檔的時候拿一隻能力搭配度70分的領袖,盡早接上來用盡早享受。況且,目前1時期的6個領袖沒有一個是肉腳,總會有可以拿的。

  1時期領袖的強化,也使得A時期領袖的適用時程變短了,一些需要長期在位的等同於稍微弱化了,例如亞里斯多德及漢摩拉比。舉一些可以及早換上1時期領袖的例子,例如早蓋了煉金或印刷術,就可以盡快接達文西,必然比亞里斯多德好,而即使凱薩二政治行動能力還沒用掉也沒關係;或是貞德出來了,幾乎可以直接取代掉凱薩。而早拿一隻1時期領袖在手的好處,還包括因應新版泰姬陵的能力,可在適當時間點換領袖拿泰姬陵來蓋,是相當好的分數來源,泰姬陵雖然什麼都沒有單純就是分數,但是3分就是厲害,也沒有什麼特殊搭配相性問題,什麼都搭。

  同樣,2時期領袖也沒有那麼糟,庫克就算只有2~3分,還是穩定的跑分來源啊,相當於一個2期圖書館或戲院的分數了,而且庫克還有殖民容易的加成能力。而巴哈也是顯然有實戰價值,特別容易用在把A神廟及A實驗室變身為歌劇或電影的情況,把他當作過渡性質用也可以,即使只斜升級一次,也是省了腦力、行動、礦,後面再接任何適當的3時期領袖,也不一定是接卓別林,有一兩個戲院穩定跑分數就是不錯。羅伯斯比爾有紅點跟3分,便宜換政體,絕對也不差,紅點就是好東西。莎士比亞應該還是要在軍事壓力低的局才比較能出場,或是當作過渡性期用亦可,省個1~2腦1~2礦再接個3期領袖也是ok的。

  在領袖的選擇上,有時要留意,應當加強自己弱的一方,而非加強自己已經強勢的一面,這遊戲還是得注意平衡發展。例如跑的分數多了,反而會選擇拿破崙保持防守力;武力強勢了,則可能會選擇一些可以產生分數的領袖;又例如巴哈蓋了戲院,反而可能接邱吉爾確定軍事能夠跟得上。

  5. 一些卡牌評價改變。首先是一期政體,評價大幅上升,雖然2時期的君主立憲以CP值而言幾乎是公認的最佳政體,但是很可能來得太晚或是被卡,或是2時期抓不到適當時間點革命,腦力又沒那麼充裕,軍事壓力突然又變大,導致遲遲無法更換政體,進到3時期更是不太可能革命了。而如前所述,可以發現紅點很重要,特別是第3個紅點,兩種1時期的政體都可以給第3個紅點,影響其實很大。以前走軍事路線到底,會怪君主立憲制及戰略開的時間不好,欠紅點,但其實1時期政體又相對便宜又給紅點,自己不拿其實不太能怪人。而1時期革命通常也是最適當的時機,越後面的黃卡能力越強,越會捨不得棄掉白點革命,1時期用4個動作省5~6腦相對來說算是划得來的,更不用說新版的漢摩拉比非常適合1時期革命。

  評價上升的牌包括: 亞歷山大圖書館(給腦給分,增加手牌上限重要,可能與金字塔同等級)、凱薩(對事件掌握度以及黑卡資訊,能力能快速兌現,快速接上1時期領袖)、摩西(詳情請參閱BGG文章Gary詳述)、貞德(在武力差距不大的1時期,可以維持武力在一定差距頂住防守,省去研發不必要的兵種,有紅點有分數已經厲害,能夠觀星實在威風)、神權政體(以前幾乎從來不碰,現在用的機會多,但通常還是君主制更好)、庫克(有給分數就是好東西)、聖彼得教堂(讓戲院這城市建築變很強,還有不怕克里姆林宮或共產主義的哭臉)、鐵(依然不一定必要,不過通常有還是比較好,除非前期就軍事壓力太大沒空蓋鐵,否則都是建議盡量升級鐵,甚至有比農業跟實驗室重要的趨勢)、巴哈(戲院其實是頗常見的重要分數來源,特別搭聖彼得、免費宗教事件)、全系列戲院、石工(蓋奇觀好用)、儲藏(米或礦的彈性黃卡,而且礦的用途不限,使用上具有彈性,可因應局勢調整用途)、革新(以前較喜歡突破,不過革新的重點在於,有機會提前一回合研發出關鍵科技,突破則辦不到,特別是在一直被間諜侵略或科技戰爭的時候)。

  評價下降的牌(都是好牌,只是心中分數稍微下降)包括: 亞里斯多德(好用A期及1期領袖太多,不是他爛,而是不一定非他不可)、哥倫布(沒有換領袖省動作有點討厭,1期其他領袖也很好,也怕抽不到殖民地)、牛頓(依然非常好用,不過沒有到原先自己感覺的那樣過強,多出來的行動偶爾會沒事做,有時為了保留還能撿拿破崙的可能也會放掉牛頓,且其他二期領袖如前所述,都有使用機會)、戰爭機構(1時期的紅點科技,絕對不差,不過相較於神權政體,僅差1腦就差了1笑臉1分,且2時期的戰略相較之下強很多)、君主立憲(出的時機影響大)、殖民系特殊科技(走殖民路線的,紅點科技往往比殖民科技更加重要,因為每次殖民完要重新建軍要紅點,建完軍還要有足夠紅點再抽牌,才會進來新的地跟新的紅利牌,倒是如果看出對手有意走殖民路線,反而可以拿殖民科技)。


  要說結論的話,我覺得核心精神可能是要很難被卡,什麼路都可以走,對手擋不了(或不知道)自己的關鍵牌,把運氣影響降到最低。不是要等什麼領袖出現,而是把自己的型發展成來什麼領袖都可以接得上去,並且順著事件發展自己的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