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

東京行 1113 銀杏並木

  這個年紀已經不太能負荷每天早出晚歸的行程,最後一天只有安排單個景點,還是睡多一點比較實在,因此睡到9點才起床。這天想去的是著名的神宮外苑銀杏並木,一整排的高大銀杏樹實在超壯觀,雖然不確定現在葉子黃了嗎?從今年公布的銀杏祭日期來看,猜想應該是還沒全黃,但既然是在11月來東京,還是很想去看看。

圖片取自網路。東京著名景點銀杏並木

  旅館附近有一間和果子,這幾天都沒買,今天早餐想說來吃吃看。這家店名是竹隆庵岡埜,買了栗子饅頭(ほいろ栗饅頭)、栗子銅鑼燒(どら焼き季節あん)、橘子大福(フルーツ大福),先買幾個嘗嘗看,好吃的話可以當伴手禮。

  到神宮外苑坐地鐵的話可坐到青山一丁目,坐JR的話可坐到信濃町,我們是用JR wide pass,所以就坐到信濃町。找空檔時間吃早餐,我覺得吃的每一個都好吃,栗子饅頭的皮是偏乾的那種口感,裡面包一大顆完整栗子,好吃,稍微甜了一點就是;接著吃栗子銅鑼燒,裡面是碎塊栗子,我更喜歡吃這個,甜度沒那麼高,皮的口感柔軟沒那麼乾,很好吃;最後吃蜜柑大福,這個大福皮比較普通,沒有之前輕井澤那家的大福皮好吃,然後裡面就是一整顆小橘子,剛好我們這幾天晚上在超市買的水果就是小橘子,雖然這個好像就只是把一整顆橘子包進去沒什麼特別,但我覺得還是好吃的,可能我就是喜歡食物原味吧,吃起來就是單純的蜜柑多汁甜味,好吃。這家我給4分。



  到信濃町站,先去對面慶應大學醫院裡面的星巴克買老婆想要的草莓蛋糕星冰樂,接著便漫步過去銀杏大道。其實沿路也都是大樹,旁邊是公園,好像有明治神宮棒球場在附近,可能這邊還不是銀杏,但也還不錯漂亮。

  走到真正的銀杏大道入口,果然親臨現場還是壯觀。中間大馬路,兩旁有兩條銀杏大道,每條銀杏大道都是兩排銀杏樹,因此總共有四排銀杏樹。我們到的時候,只有其中一邊比較黃,另一邊幾乎都還是綠的。


  因此我們跟大多數遊客一樣,選擇有黃的那一側行走,這邊則感覺很多陸客,周圍開始出現比較多中國腔及香港腔。這邊好像也沒什麼多說的,就是盡情拍照就對了,照片看起來好像還有點綠,實際看好像比照片再黃一點。


  午餐安排的是燒肉,因為之前在沖繩吃到很好吃的和牛燒肉(琉球的牛,可以參考之前這篇沖繩食物集錦),這趟來日本老婆說也想吃燒肉,在網路上查了一些評價,決定吃原宿的kintan。可能時間還算早,不需要排隊,我們點了一份2500的午間套餐,跟一份3種和牛拼盤。


  店內位置還不錯舒適,飯、湯、沙拉可免費續。主角的燒肉呢,這邊的肉是先調味處理過的,都是有醬汁沾附在肉片上,個人觀感,覺得吃起來味道太鹹,吃不太出肉的原味,口感也不是我喜歡的,不似印象中和牛入口即化的口感,這邊的肉吃起來是比較有嚼勁比較難咬。特選套餐裡面的5種部位,牛舌算是比較好吃的,但跟利久牛舌那個厚度與大小當然還是差很多,其中還有一種是整塊都是油脂的(圖中白白那塊),不太確定怎麼吃比較好,單吃實在太過油膩。總之,這邊的燒肉完全不對我的胃口,放上去烤其實很快就會熟了,熟度我也不太會抓,不論偏熟或偏生,我覺得吃起來的口感與味道都沒有很好,所以我個人只能給2分,大部分的肉都讓我老婆吃了。

  老婆笑我的心情很容易被食物影響,好惡全寫在臉上。為了撫平難過的情緒,事先也查過原宿這邊有一家不錯的拉麵店(Afuri柚子鹽拉麵),但走過去發現店門口大排長龍,今天下午要搭飛機當然不能這樣排隊。所以決定還是回去旅館,看看那家錯過了好幾天的拉麵,今天吃不吃得到。

  回到日暮里站,直接衝向拉麵店,店名是 麺酒処ぶらり,在tabelog有3.59的高分,這家是主打雞白湯拉麵。到的時候應該是下午1點半左右,很怕湯又賣完了。果然,店員說招牌的雞白湯(較濃,有加雞油)拉麵 (鶏白湯ラーメン) 已賣完,剩下較清淡的雞清湯拉麵 (鶏そば),二話不說就點了兩碗。


  果然我還是喜歡清爽口味的,清清淡淡的雞湯口味,配上幾片雞肉, 相當好吃啊,簡單就是美味,也難怪這邊的湯常常賣完,畢竟要維持這種味道,也很難煮太大鍋吧。離開日本最後一餐,撫慰心靈的4分。

  最後我們再回到早上的那間 竹隆庵岡埜,一口氣買了10個栗子銅鑼燒當伴手禮,店員聽到10個好像有點小驚訝,還跟我們道謝。

  再次坐上skyliner回到成田機場,逛逛免稅商店,在靠近比較我們的登機口,有找到想找的 獺祭 二割三分,開心。另外隨便買一些零食也是輕鬆就花掉5000。回程日航的飛機餐還有haagen daz,位置也不難坐,順便看了一部ocean's 8女版瞞天過海 (劇情普普,因為整個過程順利的不可思議,有點反現實,有種劇情草草帶過的感覺),舒舒服服回到台灣。

  東京行整體心得:

  1. 跟台北很像。拿著西瓜卡藉由地鐵/JR跑來跑去(就像拿悠遊卡搭捷運),百貨公司林立,便利商店多,餐廳超級多,人口擁擠。由於現在台北的日本料理超級多,所以來到東京,飲食完全沒有不習慣的問題,跟在台北吃東西的感覺非常像,無違和感。

  2. 體力行程。每天都早出晚歸,走路距離長(有時即便站內轉車都要走很久),不然就是騎腳踏車時間長,對於我們這對宅在家裡的夫妻來說(尤其是滴妹出生後),算是相當不錯的運動量。

  3. 米食好吃。不論是壽司米、簡單的白飯、鰻魚飯、丼飯、還是米製點心大福,都很好吃,可能米的種植有差,然後煮飯的細心程度有差,調製醋飯的功夫也有差。總之只要是米食,就會覺得這個飯好好吃喔。另外,據說日本的牛奶也比較好喝,我個人不喝牛奶,但我聽到的評價都是這樣。

  4. 與眾「相同」的文化。原本就知道日本有一種「害怕與他人不相同」的文化。觀看日綜或日劇,會覺得怎麼全國人講話都是同一種模式,或說男生一種模式,女生一種模式。這次來再次體會到這種文化。從穿著上來說,看到很多對高中生朋友可以從頭到腳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,甚至一起穿相同的制服去迪士尼樂園玩。上班族男生全部都是穿西裝皮鞋,下班後公司同事齊聚居酒屋,每家居酒屋的狹小空間內都站了一大群西裝男,甚為壯觀。那種感覺就是不跟著去還不行,再想像日本的學長學弟制文化,在居酒屋裡新進社員的壓力有夠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