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來解謎/推理類的桌遊可說相當熱門,在難得的空閒時間想說也來嘗試一下,事前稍微看了一些網路推薦文章,很紅的T.I.M.E. Stories兩個人玩時間好像會太長,而密室類型的感覺Unlock(大搜查)難度較適中且較有合理故事性,另外最近很火的則是剛出中文版的Chronicles of Crime (推理事件簿)。於是這天就選了Unlock以及Chronicles of Crime來玩。
先說結論,最後兩款玩完的感受就是都沒有很打中我,所以這又會是一篇偏負評的文章,畢竟這是個人部落格,本來就都會是非常主觀的看法。可能會像詭鎮奇談那篇一樣,會引來不同觀感的人留言砲轟,而這樣其實也沒有不好,就是提供更多不同的觀點。
Unlock 大搜查
遊戲盒裡包括一個教學關卡,以及三個遊戲關卡。每一個關卡都是僅能玩一次,玩過知道各處怎麼解謎後,也就不會想玩第二次。遊戲是搭配app進行,app除了可以計時,主要可以讓玩家輸入密碼,以及操控密室中的各種機關。當卡住不知道怎麼繼續時,還有提示功能。
玩法簡介
遊戲是單純藉由卡牌來形成密室,每張卡牌有一個對應的數字或字母。遊戲開始,會有一個房間佈置圖,告訴玩家這個房間有哪些數字及字母,從這個關卡對應的牌堆中找出這些卡牌放在桌上,就可以開始遊戲。數字卡牌分成紅、藍、黃、綠四色。黃色是4位數密碼,在app中打對密碼就可解開。綠色是機關,需在app當中選擇機關號碼,然後以正確的方式操作機關。紅色與藍色則是物品,是互相組合的線索,若紅色牌的數字與藍色牌的數字相加之和的數字,有出現在這個關卡對應的牌堆中,就可以翻開那張牌,得到新的線索。舉例來說,紅色牌是螺絲,藍色牌是螺絲起子,玩家認為可搭配一起運用,就將這兩張牌的數字相加,看牌堆中有沒有這個數字。
短評
教學關卡非常簡單,目的是讓人熟悉規則及app操作。接著我們兩個人玩第一關,神秘公式。整體玩下來的感覺,我覺得偏難,遊戲過程中不停卡住,時間拖得很冗長,只得一直開提示,總共開了超過10個提示,因此也就覺得沒什麼快感,覺得只是一直從提示知道接下來該怎麼繼續下去。
整個關卡中有一道題是自己解開的,那個瞬間真的頗爽很有成就感,我想這也就是這類解謎遊戲最大的樂趣之處吧。而關卡中的其他道題就覺得一直卡一直不懂,然後點提示才懂。
有一個原因應該是我們兩個本來也就是很少在玩密室遊戲的人,所以對於這種類似的解謎可能很不熟悉。不過我還是想說一些不是很滿意的設計,以下會有與解謎相關的雷,我不會說確切的題目,但會提到一些相關的特性,若介意者請留意下方段落。
====================以下稍微有解謎相關的雷 分隔線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1. 有些線索是要仔細看卡牌上頗隱密的地方才找得到。不是靠邏輯推演,而是要把卡牌拿起來仔細看,找到不太明顯的東西,不太喜歡這種方式。
2. 卡牌及app都已中文化,自然會將中文套入那個環境中,但其中有題目是需要用英文思考的,覺得相當突兀。舉例來說,給你一個物品線索是筆記型電腦的照片,可能很努力想從鍵盤、螢幕畫面、外殼顏色尋找線索,遍尋不著線索後點開提示一看,才發現線索只是laptop這個字。
3. 由於紅色與藍色數字相加可以得到下一個線索,當遊戲過程中思考卡住時,就會忍不住想把目前場上的各張紅藍牌的數字相加,窮舉所有可能的數字組合,看看牌堆中有沒有這個數字,這樣的試誤過程有點脫離場景氣氛。可能也是太習慣/依賴這種操作,降低了些體驗樂趣。
4. 場景都是單純以卡牌擺設,沒有地圖,需自己擺各個物品的相對位置,還是會稍微跳脫那個密室氣氛,例如會有「現在出現的這個新東西是出現在哪裡」之類的疑問。然後一堆牌在桌上,玩的過程也要小心,我們玩的時候有一張牌不小心掉到地上,我們也都沒發現,結果有一道題就是硬生生卡了超久,看了提示都還是不懂,最後是仔細核對房間擺設才發現有一張牌不見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以上稍微有解謎相關的雷 分隔線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總之,遊戲節奏漫長,而我們自己有感受到成就感的解開題目很少,不是個很痛快的遊戲體驗。
Chronicles of Crime 推理事件簿
這款更是個完全以app進行的遊戲。遊戲包含一個教學關卡跟3~5個(我不確定有幾個)一般關卡,每個關卡的目的就是要破案。最後點選破案時,app會問關於案件的幾個主要問題,例如誰是兇手/兇器是什麼/動機是什麼,可能還會問一些關於支線劇情的問題,根據這些問題的答案以及故事中花費的調查時間決定最後的分數。每一關玩過一次知道故事後,也就不會想再玩第二次。
玩法簡介
遊戲配件就是單純的大量卡牌,包含人物牌/線索牌/關鍵線索牌/專家牌/地點牌。遊戲進行的方式,就是「不停的」掃描各個牌角色的QR code。例如,掃描地點牌的QR code就代表我們走過去那個地點(故事中會花20分鐘),掃瞄人物牌的QR code,就表示跟那個人交談。然後有交談對象A之後,掃瞄另一個人物牌B/線索牌X,就代表詢問A關於人物B/線索X的事情(故事中會花5分鐘)。
遊戲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探索場景,例如在兇殺案現場的房間,可以透過app環視房間環境(若有眼鏡更可達到虛擬實境的效果),在有限的時間內,藉由移動手機仔細觀察四周,留意出現的線索。例如可以跟其他玩家說,我看到椅子、電視、漢堡、農家樂、記事本之類的,然後其他玩家就要根據聽到的這些「下位」名詞,在線索牌堆找出可能對應的「上位」名詞,例如家具、電器、食物、桌遊、文具。
這個探索場景是很重要的,因為其中會有很多重要線索。如擔心一個人看得不完全,可以讓其他玩家也一起探索場景 (當然在故事中花的時間會更多)。在找出上述有可能的初步線索牌之後,再一張一張掃描 (掃越多張在故事中要花越多時間,所以自己取捨),確認是不是真的跟案件有關的線索。這些跟案件有關的線索,之後就可以拿去詢問各個嫌疑犯/證人/專家。
藉由反覆詢問問題,會發現新的地點/人物/線索,藉由正確的詢問 (找到對的對象問對的事情),便可以一步一步貼近案情的真相。
短評
先說優點,我覺得這個遊戲做得最好的就是投入故事的情境感很足,玩的過程是很有感覺跟隨故事在走,雖然人物都是數字而且是外國譯名,會記不住人名只會給他們亂取綽號(那個籃球員、那個矮冬瓜、20號小子),但整個隨時間案情越來越明朗的感受是很不錯的。而面對相同的對象,在不同時間質問他不同線索時,講的話就會不一樣,這樣的情節推演感很棒。
下面就是我自己覺得不太喜歡的點。最主要的一點是我覺得這遊戲實在太像軟體遊戲,而不是桌上遊戲。在各個地點之間移動、跟各個人物對話、探索場景中的物品、拿線索物品詢問特定對象,這些事情都是在軟體遊戲中非常直觀的操作。然而,以桌上遊戲形式呈現時,就是要不停不停不停地掃描QR Code。整個玩的過程,我就是一直拿著手機掃描這張掃描那張,掃到後來真的覺得有點厭煩。然後遊戲從頭到尾完全就是看著手機給出的資訊,這樣的整體遊戲呈現,其實以軟體遊戲更為適合,遊戲給的大圖板並沒有實質作用。
而遊戲主軸是推理案件,不過我其實覺得「推理」的成份沒有很高,因為遊戲就是反覆跟不同對象說話,隨著越來越多線索/地點/人物,對話一多,總會問到關鍵人物關鍵事情。我自己覺得比較像是反覆操作,然後看有沒有掌握到要拿哪個線索/人物去問哪個對象。比起推理思考,比較像是記得先前各個人物說過什麼話,然後判斷要怎麼問話,跟著劇本看故事的感覺。
關於人物先前說過的話,覺得app這點沒有做得很好,要重看過去問過的資料,僅是一個小視窗及捲軸可以捲好幾十個對話內容,瀏覽起來不是很方便。所以如果有紙筆/便條紙可以記的話,建議玩的時候搭配使用,尤其如果是利用便條貼貼在各個人物旁邊,感覺會很有辦案的氣氛。
然後類似於unlock的問題,我不太喜歡必須要在場景中一定要發現關鍵物品,也就是不是在考驗玩家的邏輯思考,而是在考驗眼睛夠不夠利,有沒有在眾多物品中叫出跟案件有關係的那一個。跟這個相關的,就是線索牌堆超多牌,這點也很不喜歡,超多張牌攤在桌上看很不方便,然後都是使用上位籠統名稱,有時候也不太確定要怎麼拿,例如看到紙張,是要拿文具、還是可燃物。
整體感受,玩到後來由於反覆操作的問題,我們兩個都覺得故事稍微有點偏長,沒有筆記的話,我不太擅長記得每個人說過什麼話以及彼此的關係是什麼,所以後來都是老婆在指揮拿什麼東西問什麼人。幸好她還覺得玩起來有趣,說這是她喜歡的電腦遊戲類型,嗯,果然也是覺得像電腦遊戲啊。
而這兩款遊戲,我覺得共同的致命傷就是,每個關卡玩過一次就不會想再玩了,做為桌上遊戲,這樣的投資成本似乎還是偏高了些。
總算看到豬頭大對於這兩款遊戲的心得分享!小弟也來分享一下想法
回覆刪除還沒玩過Chronicles of Crime,但就Unlock而言,我與女友的感想與豬頭大十分相近。
很可能是沒什麼玩解謎遊戲的關係,Unlock的第一關其實我們就解得很辛苦,有種「看提示解謎」而不是「看卡牌線索解謎」的感覺,第二關稍微好一些,第三關則是有一些讓我們感到無言的謎題,即便看了提示也想不出來,感覺比較像是要想辦法找到出題者的思維模式,而不是純粹的邏輯推理。
而Unlock最大的缺點就如同豬頭大所說,卡關時的冷場真的很無趣且挫折,而且還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,因為卡關時通常看提示也解不出來,兩人就只能大眼瞪小眼,小眼瞪卡片XD
不過,我個人對於只能玩一次這點倒是沒什麼意見,可能是我滿喜歡在遊戲中體驗故事的感覺,因此,即便Unlock的解謎過程讓人有些痛苦,我個人還是滿喜歡Unlock的創意與設計的,只是會希望往後的系列能有比較精準的提示,以及更適合「桌上遊戲」這個載體的謎題,方能讓遊戲體驗更為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