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真的太喜歡玩這款,繼續講喜歡的一些點。
如前篇文章所提,遊戲中的5個行動分別都可以升級,不過一場最多只能升級4個行動,正常來說遊戲結束時都會升級3到4個行動,而行動升級的順序以及選擇哪個行動不升級,對於遊戲發展影響很大。
我自己剛開始玩的時候,最先直覺會想升級的是build,因為一個bulid可以蓋多種東西相當方便(例如同時蓋圈地3+pavilion+kiosk),而且可以解開地圖上鎖住的區域,幾乎每次玩都會升build。除了build,association與cards也經常是優先考慮會升的,升cards是為了一次能從公用牌列一次抽多張,以及為了reputation走到後段。升association是為了donation(捐錢)換CP效率高,解鎖第3個大洲,並讓一次association動作可同時做兩件事。animals與sponsors往往是最後考慮升級的,尤其是sponsors,剛開始玩覺得幾乎不會升這個。
然後隨著遊戲經驗增加,發現沒有事情是必然的,一切都與拿到的手牌和局勢有關,超喜歡這個特性。例如早期的幾場遊戲,幾乎不會升級的sponsors,到最近的遊戲,有時反而會成為第一個選擇升級的牌。升級sponsors在某些時候就是很好用,例如一次要出多張贊助卡、要從牌列直接打贊助卡、滿足手上贊助卡的條件、以及幫助前期經濟(2倍錢)。升級後的行動可以出X+1的贊助卡,使得sponsors行動循環較快,走到4就可以出5級卡,在手上藍卡多時很好用。
Build行動在某些時候就是不需要升級,例如以大動物為主軸的路線,通常一次build就是蓋一個大圈地即可;或是本來就不需要鳥園或爬蟲屋;或是有其他手段拿到鳥園或爬蟲屋(動物能力或地圖解鎖)。而往常同樣優先考慮的association與cards,在一些場次也沒有升級了。Cards不升級,因為有時reputation就是不會爬那麼多,且如果animals/sponsors/association升級了,本來就可以從公用牌列打牌。Association升級本身還是相當有價值,尤其如果可以踩到幾個便宜的donation格,沒升級往往是其他升級更有急迫性,或是donation便宜格都沒了。
於是有些場次會是sponsors最先升級,有些場次不會升sponsors,都可以贏;同樣的,也會有場次是最先升association,有些場不會升association,也都可以贏。一開始認為必升的association與最不該升級的sponsors,都不再是絕對,這遊戲的這點真的讓我非常喜歡。5個行動升級都有道理,每場都要自己依據情勢選好最適當的升級順序,超棒。在一次次的遊戲經驗中,逐漸練習判斷行動升級的順序,讓人感覺很滿足。
同樣的,地圖左列的解鎖順序也是需要抉擇的點。我最常第一個解鎖的是工人,畢竟沒有工人真的很苦,有過幾次先解5元收入的,後來都覺得還是工人好。另外的收入像是圈地2、snap、5元,也都是需要依據局勢判斷解鎖的順序,沒有一定的先後,喜歡。
下面聊聊遊戲中我喜歡的一些牌。因為動物牌能力比較類似,贊助卡特色比較鮮明,下面主要聊贊助卡。列舉的可能不是最強的,單純個人喜歡的,可能是打起來順手,可能是能力比較獨特,可能是曾經有過好的經驗。圖片來源 https://ssimeonoff.github.io/ark-nova
以下使用縮寫 AP=appeal(吸引力), CP=conservation point(保育分數), RP=reputation(名聲)。
這遊戲的數學模型,我粗估大約是 1CP = 2RP = 3AP = 10元。(RP比較不容易直接對應)